当科技创新、研发投入成为了当下企业转型的关键词,在科技创新领域,此前一直有一个流行的问题是:“如何穿越死亡之谷”?
科技创新成果无法实现有效的产业化,进而导致科技成果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出现断层,这被称做科技成果转化的“死亡之谷(valleyofdeath)”现象。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创新活动中,中国尤其明显。数据显示,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%左右,远低于发达国家40%的水平。
从研发到产品,然后投入市场,每一个环节,都是“惊险一跳”。如何跨越这一“死亡之谷”,是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。但谭鸿鑫认为,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可能多少有些失焦。
“我认为我们当前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,是缺少创新的生态。其中一个很典型的匮乏,就是我们的大学多半都是研究型的大学,并没有工程师文化。”谭鸿鑫说。“科学家思维是主导我们科技成功转化的主要方向。但创新不能唯头衔论。”
他也举了一些例子来证明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,“我们能够看到,在很多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,都是由知名科学家、院士领衔,但事实上,技术商业化和技术研究并不一样。前者需要的是更为复合的人才,他可能既要懂技术,也要懂商务,还要懂产业。但是科学家思维,你不能说它学术能力不行,但是学术研究和产业化是两件事情。都需要专业的人去做。这就导致了我们现在的一个奇怪现状:专家特别多,但真正能干活的人却非常少。”
即便是对于科威,这种人才困境也依然存在。“技术转移这个行业,人才流动还是很大的。有一定积累的人才很容易被其他机构以高薪挖走。”在谭鸿鑫看来,要解决人才短缺问题,就必须通过政策营造一个更好的从业环境,使人才获得充分的职业认同和成就感。“做技术转移行业的人多是一些复合型优质人才,要让这些人才发力,就必须让他们在职业中真正得到发展,而不是简单的生存。”
除此之外,“缺乏真正有效的竞争。”这是谭鸿鑫总结的第二大原因。“资源都掌握在垄断型国企手中,但创新本身是需要冒着风险的,这与国企决策者本身的风险厌恶偏好却是相反的。”
谭鸿鑫说,在他们的实践中,不无遗憾的看到,比如光伏发电、新能源等诸多基础设施领域,主要的玩家还是以国有企业为主。“民营企业更多只是在夹缝中求生存。”
前不久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向外界强调了中国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的坚定立场,同时强调要“亮明态度,毫不含糊”,并从不同维度进一步明确了对民营经济的支持。
谭鸿鑫认为,对于民营企业来说,在资源分配上的公平也同样重要。“从国际经验来看,一些发达国家在对创新的鼓励和分配上有明确的要求;比如公共财政的项目要求20%必须分包给小企业。这样就能够让创业型的小企业有订单,有订单中小企业才能活下去。”
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近日发布的《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》显示,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已经从2013年的第三十五位上升至第十一位,这是中国自2013年起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第十年稳步上升。而从数据可以看到,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。
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对外发布了“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(2021)”。其中提到,在各类创新主体中,中国民营企业创新更为强劲,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中国创新的主力军。
报告称,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,贡献了全社会70%的技术创新成果、80%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%的高新技术企业。
也就是说,民营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上,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在谭鸿鑫看来,“只要未来把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开放给民营企业,”这也是未来的机遇所在。